6月21日,国家网信办召开全国跟帖评论专项整治视频会议,部署集中治理跟帖评论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指出,跟帖评论是群众在网上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互动交流、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跟帖评论乱象扰乱信息传播秩序、破坏网络舆论生态,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必须下大力气整治。(6月24日《法制日报》)
跟帖评论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深受喜欢发表见地的网民欢迎。“跟帖族”声称“读书破万卷,跟帖才有料”,遇到感兴趣的新闻资讯、论坛帖子等,他们不说上几句,不发表一下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似乎誓不罢休,哪怕只是“灌灌水”,或“随意路过,留个脚印”。以跟帖评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与其他网友交流互动,只要理性跟帖、文明评论、善意回帖,这本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存在较大问题的是,一些网民自以为站在阴暗角落里,在发表跟帖评论时随心所欲。一者,在跟帖评论中带有浓浓的负面情绪,言辞过激,甚至将恶意言论掺杂期间,对一些人或一些事予以恶语谩骂,进行人身攻击。二者,在跟帖评论中散布小道消息,甚至传播谣言,制造混乱。三者,在跟帖评论中发表违反法律法规、损害政府形象、破坏民族团结等性质的言论,给原本健康的网络生态造成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
因此,国家网信办此番部署开展跟帖评论专项整治,大有必要。事实上,这已非相关部门第一次出手,拔除跟帖评论中的“杂草”。2014年11月6日,国家网信办召开跟帖评论管理专题会,人民网、新华网等29家网站在会上签署《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去年8月14日,“指尖传递温暖,阳光照亮网络”——“阳光跟帖”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到今年已是连续三年开展“除草”行动,“阴暗跟帖”者确实该收手了。
除了国家整治,网民更要自律。网民是治理跟帖评论乱象的责任主体,面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复杂,首先要做到自律,在网上既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更要巧于发声、文明发声。不管是在传统舆论场,还是在“网络舆论场”,都要做到慎识、慎思、慎言、慎独,都要努力使自己所发表的意见,成为文明、理性、友善的交流。有一句话无疑说得很好:“你若光明,网络便不黑暗;你带来清风,周围就不会停留灰霾”。
有了网民自律,网站仍要自治。作为跟帖评论承载平台的网站或客户端,要有对跟帖评论中的“冷言冷语”、“痴言妄语”乃至“疯言疯语”严格把关的责任自觉,在依法办网、依法管网的同时,还要依法治网。对网民的跟帖评论予以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放任,必然会造成混乱和污浊。我们常说,网络空间不是“自由王国”,更不是“法外之地”,这一点靠什么来体现?要靠网站时时、处处对网络秩序予以及时治理。
跟帖评论中的“杂草”需要合力拔除,从相关部门到网站或客户端,再到网民,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网民个人,如果我们人人都“阳光跟帖”,合力摒弃与抵制“阴暗发帖”,网络环境一定会风清气正,网络声音一定会理性温暖。(本文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