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简称为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不仅仅说明过去的艰难和辉煌,也昭示着未来的光明和前景:这就是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实现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苦苦追求的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然,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作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来概括、来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简称为中国道路,这条道路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就起步探索,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取得发展奇迹和辉煌成就的成功之路,而且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通途大道。
中国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曾经是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随之而来的则是面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课题。这一历史性课题,也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然而,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一个是长期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的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一个是国家人口众多、贫困落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欠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落后、外部环境挑战频频的东方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异常艰难的时代课题。解决这一历史性的时代课题,既没有书本的现成答案,也没有可资援引的现实范例,只有从我们的脚下走出一条路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历尽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历尽种种的弯路、挫折和失误,历尽数不尽的付出和劳作,最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不仅仅说明过去的艰难和辉煌,也昭示着未来的光明和前景:这就是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实现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苦苦追求的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有过简洁经典的表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中可以看到,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赫然在目,是其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或者没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这既是理论的逻辑,也是历史的逻辑。面对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想起哲人黑格尔的一句精彩的话,即同样一句话,从稚嫩的孩童嘴里和饱经沧桑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含义是不一样的。历经新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砥砺奋进,回过头来看看邓小平同志说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句再朴实不过的话,我们不能不深感其中的分量之重、意义之深、内涵之精辟,的确是令人感慨、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也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社会主义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理应要把经济建设的发展置于一切的首位;而且社会主义要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首要的也是拥有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然而这些道理,我们是在经过包括“十年动乱”在内的改革开放前较长时间的艰难探索之后,才真正领悟其内在的含义和所具有的力量。尤其面对13亿多人口、长期受贫困落后困扰的国情,我们更深感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也始终把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由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民生产总值人均5千多美元,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问题在于,面对已有的巨大发展成绩,还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尽管发展成绩是巨大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按13亿多人口的人均算,我们仍在世界排名的100名以后。尽管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按照国际贫困线的标准,我们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总之,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落后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欠发达的发展中大国的属性没有变,面临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变。所有这些,决定了在今后的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能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一以贯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这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
问题还在于,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不要淡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放慢发展或停下发展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应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也必须靠发展来解决,舍此,没有其他出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虽然有历史的、自然的、体制机制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充分、不充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的财富、发展的资源、发展的实力还不足以使我们得心应手地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能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接踵而来的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在这里必须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成为时代的新期待、新要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坚持科学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的必然要求。当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使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不仅使改革开放置身于变革的经济社会之中和变化的中国环境之下,而且也推动着人们对改革开放认识的深化和提升。
一是要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和顶层设计。人们常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进入深水区,面对很多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之所以这样讲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频繁,常常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很多事物处在选择的两难境地。因此,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更要注重相互照应,统筹兼顾,突出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改革措施的单兵突进和单项深入已不再可行。比如,着眼经济改革时,既要考虑发展的速度,又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着眼能源、水电等资源价格改革时,既要考虑市场机制、行业利益,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着眼住房改革时,既要考虑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发展,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房屋需求和承受能力;着眼城乡统筹改革时,既要考虑缩小城乡差别,又要考虑实际的财力物力;着眼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时,既要考虑社会的广覆盖,又要考虑保障的基本标准;着眼计划生育改革时,既要考虑防止人口过快增长,又要考虑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现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讲,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这实际就是在讲改革措施的整体性,这一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更加突出。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就包括着突出改革措施的顶层设计。因为,整体性就是全局性,只有站在顶层、来自顶层的设计才能体现整体性和全局性。登高才能望远,才能俯视全局和整体,这只有在顶层才能做到,也只有顶层才能摆脱局部的束缚和影响,更好地体现整体性。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大凡取得巨大成效的范例都充分说明了这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突出改革措施整体性和顶层设计的重要启示。
二是要突出改革措施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这个问题是从上个问题引申而来的。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和顶层设计,不是说要有一个一揽子的改革方案,也不是说要把改革方案设计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而是说出台改革措施时,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尽可能照顾周全,不要解决一个问题带来很多或一系列问题,防止片面性。比如,推进住房商品化改革,发展房地产业,一方面要有针对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商品房,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量的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水电资源价格改革措施,一方面要通过价格杠杆体现水电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要有对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体的救助补偿措施。再比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市场竞争法则,优胜劣汰,但对于孤寡病弱残疾人员就不能照搬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孤寡病弱残疾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格尊严。实际上,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协调的改革措施,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改革前后的中国发展道路是一个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统一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经济领域,我们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机。在政治领域,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文化领域,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而易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
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新的环境条件下,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力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建立和实行铁的纪律,巩固和发挥党的巨大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使党走在时代前列,夯实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加大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里要提醒的是,发展中产生的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不仅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而且还要明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和阻碍进一步的发展,影响和阻碍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民生问题更多涉及的是社会公平问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各方面权益保障问题。发展的效率来自经济领域,这是自不待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和生机,带来了快速的发展效率,但同时也产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人群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不是隔绝疏离的。社会成员,在经济领域可以是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在社会领域就是社会公民;人是经济领域和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因素。如果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过于突出,而且解决不力,势必会影响作为社会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必将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效率。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历史中这样的教训也不少,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的。不能把民生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不能把公平问题看成发展效率以外的问题。公平因素既可以成为发展效率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发展效率的阻力,关键看如何辩证处理。所以,我们更加注重解决不公平问题,加大解决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仅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会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一个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个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是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正是因为如此,中国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显示出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大生命力。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