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2012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资料选编第十五期

发布日期:2012-05-09 点击数: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路径选择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规范的价值尺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规范和秩序处在重新分化和整合之中,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领域和人群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等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极不协调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做到: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并使之具体化。在本质上,它是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的,也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过程中,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立场、方向和根本出发点,坚持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根本标准。

将传统伦理道德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地融合起来。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先秦儒家思想造就了不少精神巨人。因此,要充分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人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如以修身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以适度为要,具有极强人性美的魅力。它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恪守的道德准则和基础,而且对促进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将儒家伦理道德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地融合起来,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按照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要坚持进行正面宣传。媒体应该制作更多更好的电视、广播节目和电影产品,创作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建立健全评价、奖惩的长效践行机制。道德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以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标准对社会行为规范进行评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以“八荣八耻”作标尺评价社会现象和实践行为,就是要求我们旗帜鲜明地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区别开来,绝对不能混淆。建立健全起这样的长效评价机制,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实基础,也是实行奖惩的首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文明、健康的道德风尚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国情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国家兴盛为己任。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作为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制度,它在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同时也在引导、改造和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也就是说,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并不意味着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依靠各种社会制度的完善来加以强化。弘扬什么,就要通过制度激励什么;反对什么,就要通过制度约束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科学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法律强制力与道德劝导力的优势互补,是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是硬约束与软约束的统一。因此,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有牢固的基础、有力的支撑和优越的环境。

总而言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道德实践标准,是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来源:《光明日报》